清华大学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项目通过改造老旧厂区,打造科研、生活一体化的创新空间,成为城市更新的典范。项目不仅盘活闲置资源,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带动区域发展,为城市复兴注入新活力。

在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上,昌平区清华大学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项目入选“实践”案例。这一项目以城市更新为核心,对南口镇的老旧厂区进行系统性改造,集中承接清华大学14个以上全国重点实验室,同时规划工业博物馆和配套酒店等功能,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体化空间。
老旧厂区焕发新生,科技创新与工业遗产保护并重
项目选址于南口镇,总用地面积约43公顷,建筑规模约47.3万平方米。通过“留、改、拆、补”并举的方式,既保留了原厂区的红砖外墙、桁架结构等标志性元素,又融入了清华校园的历史文脉。改造后的空间不仅满足了科研需求,还减少了约7.4万吨碳排放,实现了绿色低碳目标。这一创新方案为老旧工业区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“昌平经验”。
产城融合助力区域发展,打造科学家安居乐业新家园
项目建成后将入驻近万名研发人员,周边配套学校、医院、住宅及产业转化空间,推动产城深度融合。昌平区政府联合清华大学共同推进实验室与企业的联动,缩短产业转化链条。此外,关沟河生态治理和科学家公园的建设,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环境品质,实现了“文脉传承+开放休闲”的双重功能。
这一项目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,还为城市更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提供了新思路,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。
- AI整理生成 -
推荐阅读: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