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前三季度房企融资规模同比下降百分之三十至3072亿元,其中国企央企融资占比高达百分之八十五。境内债券融资成本降至百分之二点五七,但民营房企融资难问题突出。面对5342亿元到期债务压力,公募REITs成为房企转型重要抓手。
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持续收紧的态势仍在延续。数据显示,2025年前三季度房企融资总规模仅为3072亿元,较去年同期下降三成。虽然第三季度融资额环比微升百分之五,但同比仍大幅下滑百分之三十五,反映出行业整体融资仍处历史低位。
融资分化加剧:国企央企占据八成五市场份额
从融资结构来看,市场分化特征愈发明显。前三季度国企央企发债量达1313亿元,虽然同比下降百分之八,但仍占据整体融资规模的百分之八十五。相比之下,民营房企融资状况更为艰难,发债量仅134亿元,同比下滑百分之十三。这种分化不仅体现在融资规模上,融资成本差距也扩大至2.82个百分点,国企央企平均融资成本仅为百分之二点五八,而民企则高达百分之五点四。这种结构性差异反映出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偏向国有资本。
债务压力高企:2025年到期规模达5342亿元
房企面临的债务压力不容忽视。数据显示,2025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将达5342亿元,较2024年增加五百余亿元。其中第三季度为偿债高峰,到期规模约1600亿元。在融资规模持续收缩的背景下,房企通过借新还旧覆盖到期债务的难度加大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6年债务到期规模将有所回落,一季度和三季度分别到期1298亿元和1170亿元。这种债务周期变化为行业调整提供了缓冲空间。
在当前行业深度调整期,传统的重资产模式难以为继,公募REITs的推广为房企转型提供了新路径。通过盘活存量资产,房企可以优化资本结构,实现从开发商向运营商的角色转变。这种创新融资工具有望成为破解行业融资困局的重要突破口。
- AI整理生成 -
推荐阅读:
【12315投诉公示】TCL电子新增3件投诉公示,涉及在产品中以假充真、在产品中以次充好问题等